关于开展春季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的通知
各班:
根据卫生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学院医务所传染病监测信息,为搞好校园内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请各系在近期内以班级为单位,由各班级疫情报告员组织本班同学,利用《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附后),集中开展一次健康教育学习活动,并将学习资料张贴于教室内。
为确保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到位,特做如下要求:
1、明确责任人:各系疫情报告员老师为系内落实此项工作的责任人。
2、完成时间:2012年4月1日前。
3、学习内容:《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附后):
4、落实情况的检查时间:201242.
医 务 所
二0一二年三月十二日
附: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请印发各班,组织学习)
附: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都可发生,但冬春季多见。
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鼻子、口腔吸入带流感病毒的空气引起传播的。所有的人在接触传染源后都可能发病,一般约1~3日内出现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等,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流感的预防:
①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②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③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⑤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⑥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⑦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2、流行性脑膜炎
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常在冬春季节引起发病和流行,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
一般表现症状: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暴发型起病急骤,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
传播途径:病原菌主要借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